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两会焦点

兴城市热水器电器维修海宁三退三进重塑乡村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    点击:[8]人次

2018-04-24 17:4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钱祎 沈烨婷 市委报道组 沈鑫

海宁袁花镇阳光科技小镇项目现场。

“腾退数十家‘低小散’企业后,村里联合第三方公司投资建设创业园70亩,其中村里投资其中两幢,通过提高租金收入,就能为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近100万元。”这是海宁市长安镇兴城村党委书记俞祖明的一本产业经济账。他告诉记者,创业园内目前已入驻的9家优质服装企业为村民带来200多个就业岗位,等29幢厂房全部投用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前景可期。

以产业振兴撬动乡村振兴,海宁的有效抓手是“三退三进”,以工促农。去年以来,海宁按照园区外企业“退散进集”、镇区范围内企业“退二进三”、园区内企业“退低进高”的原则,力促园区外村级工业企业全面关停腾退入园发展,统筹推进“四无”企业整治、出租型企业整治等工作。在腾退“低小散”的同时,海宁各镇村因地制宜,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两创中心”建设助推小微企业集聚提升,重塑乡村产业版图。

以退为进,村企都受益。“我以前就是自家搭个车间,开个生产出售太阳能热水器的‘夫妻店’。很多客户实地来看,都要吓走的。”沈海平曾是袁花镇梨园村的众多“低小散”企业主之一,借着村里“低小散”整治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东风,他腾退了小厂,拆了违建房,住进了新社区,并在袁花镇工业园区租了新厂房。企业有了一定成长,年产值也翻了一番。

许村镇家庭工业违建拆除现场。

生产生活分区,村庄产业布局也焕然一新。“去年村里经营性收入达102万元,比3年前翻了一番。”梨园村党总支书记朱雪峰说,村里通过存量整合,参与投资建设阳光科技小镇经营性物业项目。据测算,明年项目建成使用后,每年可为村里再增加500万元集体收入。沈海平已购置了其中的3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准备回乡大展拳脚。

如何增强村级投资能力?海宁还力推村村“飞地”抱团。黄湾镇“两创中心”里有4.6万平方米厂房,属7个村抱团成立的村级创业创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所有。一期已入驻企业31家,累计培育规上企业21家,实现产值7.5亿元,厂房租金收益就达1415万元。过去3年间,海宁共建成这样的“两创中心”18个,新增标准厂房面积109万平方米,解决了乡村产业转型提升中“进到哪里去”的平台承载问题。

进退之间,乡村产业振兴成效初显。截至去年底,海宁累计整治“低小散”企业3743家,退出低效落后产值9.3亿元,依然迎来了工农业两提升的好局面,所有村(社区)经常性收入全部达到70万元以上。村强带动民富,海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661元,增长8.1%。改变一片生态、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海宁正以产业振兴换来乡村更高质量、更长远的发展。

MD安德森癌症医院

美国安德森看病流程是什么

赴美就医签证需要注意些什么

成都海外医疗服务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