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墩电器维修常州经开养老住在公园里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 点击:[10]人次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两栋香槟色的大楼嵌在郁郁葱葱的圩墩公园内,整洁美观。院落内修葺一新,配备山水廊亭、景观屏风、康健器材、健身步道等。这里是焕新升级的常州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
区社会福利中心前身为公办养老机构。去年3月,常州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启动“公建民营”工作,引进“369养老”专业机构服务运营团队,在建筑原有基础上进行精细化、适老化、智能化提升改造。3月29日,这个拥有200张床位、5000平方米户外花园的全新养老机构正式投入运营。
“东爸,上个厕所、洗把脸,到时间去做康复训练啦!”上午9时,护理员张金梅推开8303房门,搀扶住户刘旭东走进卫生间,再端来温水,为他洗脸、擦手。
因痛风导致腿脚不便,3年前,刘旭东住进了这里。他感受到中心变得更加“适老”:“以前睡的是木床,家电也比较少。现在不仅换上了电动护理床,加装了无线呼叫系统,还有了独立卫生间和助浴椅。”
乘坐电梯,来到位于中心一楼的康复大厅,电动起立床、步态训练器、理疗设备等10多种康复辅助器材映入眼帘。“东爸,扭伤好点没,咱们继续脚踝康复。”康复师邓欣连边招呼刘旭东,边告诉记者:“目前,中心有4位老人有骨折或扭伤情况。我会根据他们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每天一次的综合训练,刺激他们进行肌肉收缩。”
“血糖测出来是12.6毫摩尔每升,仍然偏高,其他都正常。”一墙之隔的医疗区,医师夏阳正在为84岁的老人曹信志测量血糖、血压和体温。“您要少吃高糖、高盐、油腻的饭菜,也要多出去锻炼,药一定记得按时吃。”夏阳叮嘱道。
医生每天早上查房巡诊,密切观察老人生命体征变化;护士统一管理、定时分发药品,协助老人服药;每层楼设置护士站,重点关注易跌倒、噎食老人……中心负责人晋新红介绍,依托“医养结合”模式,中心计划在二楼设立智慧平台中心,通过智能化设备,24小时监控老人的健康状况。
“妈,我来看你啦!”活动室内,85岁的老人蔡农妹在社工的帮助下,正学习手指操,她的儿子方益麟前来探望。“母亲在这里住了40多天,护理员每天都会和我交流她的饮食、活动和身体情况,看到她胖了一些,我蛮放心的。”
老人朱涵清在房间阳台看书,时而眺望窗外美景;刘旭东拉着好友王荣光,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还相约下午下棋;蔡农妹复习着手指操、保健操,真正体会到了“老有所乐”……
“目前,中心有29位老人入住。瞄准‘公园里的五级养老机构’定位,我们为老人定制饮食套餐、进行健康宣教、开展多样活动,努力推进养老服务从‘有’到‘优’,打造高品质‘颐养’乐园。”晋新红说。
“明天,工作人员还要带我们去圩墩公园逛逛呢,我要多拍几张好看的照片。”朱涵清分外期待,“这里环境好,设施好,服务好,住着好舒心!”
(凌钰旻 见习记者 李宵 记者 戎易/文 徐芊卉/图)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