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花都防疫站养狗联合检疫站24小时测温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3]人次
2月1日,年初八,天气继续阳光明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依然严峻复杂。春运已进入返程阶段,按照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要求,连日来,无数奋战在各级道路联合检疫站一线的工作人员,24小时对过往司乘人员测量体温询问旅行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广州城守护者。返程客流将至,他们如何继续把好进城关?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兵分三路直击道路交通防疫一线,蹲点106国道白云区与花都区的交界处的联合检疫站,北环高速收费站以及广东省客运站等几个进城关口。
“进城车流明显增多,很多工作人员一站就是6个小时,为了不上厕所,大家都尽量不喝水。”党员董传海最近从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北城养护所办公室调岗至国道防疫一线,“我们把党支部建在了国道防疫一线,就是要保证24小时把好进城关。”
国道106联合检疫站:
31日进城私家车已达3500辆,“逢车必检,逢人必查”
挥手示意打开车窗,“您好,请配合测量体温。”今天是党员张家成加入国道106防疫一线的第8天,这句话,他说了数千遍。“36.7℃,谢谢。”听到张家成报上自己的体温,今天从茂名返回广州的沈先生戴着口罩,点点头表示感谢。
记者走访发现,石马养护站党支部、人和养护站党支部已经设到了106国道上。在记者蹲守联合检疫站的2小时里,过往的司机以及乘客绝大部分都戴上了口罩。对测量体温,他们都十分愿意配合。“刚刚开始那一两天,还是会有极个别的司机有抵触情绪,现在基本没有了。”张家成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认识到,通过测体温是防疫的关键手段。有的司机还跟我们说辛苦了。”
根据《广州地区高快速路发现湖北省来穗发热病例的处置指引》,体温监测要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查”。1月23日以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部署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测温工作,在国省道干线公路设置防控测温点,对进入广州的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后,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北城养护所办公室副主任徐甜蜜马上取消了休假,按单位的部署,从防护物资的采购到人员的调集,仅仅用不到半天的时间完成了2个联合检疫点的搭建及筹备工作。
在106国道联合检疫点,目前只开放一条车道通过,未来随着车辆的增多,会开放两条车道。记者在现场看到,途经防疫站的车流已经慢慢开始增多,但不需要长时间排队,整体平稳有序。“联合检疫点启动最初几天,每天只有三五百辆车经过。从前天开始,返程的车辆开始增多。”徐甜蜜告诉记者,“昨天就有超过3500辆车进城,主要以粤A的为主,也有不少广西和湖南车牌的车。”
由于体温测试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一线的防疫工作者为了维护道路畅通,缩短车辆检疫时间,他们“一站就是6小时。”董传海告诉记者,“现在的车流增多了,平均检测的间隔只有40秒。大家为了不上厕所,现在都不敢喝水,怕车辆多起来延误了通行。”
目前,北城养护所安排了4名工作人员负责对途经的司乘人员测量体温。由于需要每天接触数以千计的进城人员,联合检疫站的工作人员做好自我防护非常必要。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全部穿戴上了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等,在进行体温测量时,与司乘人员保持一定距离。
“监测时发现体温高于37.3℃发热的人员,我们会马上进行登记,并询问有无湖北省旅行史或居住史。若无湖北省旅行史或居住史,提醒自行到就近医疗机构就医。”徐甜蜜告诉记者,“如果该乘客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省旅行史或居住史,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的话,我们就会立即上报,要求安排车辆转运,并将患者护送到救护车交接。”据介绍,记者走访的这个检疫站近日来未发现有需要转送至医院的患者。
广汕收费站:
车流、人员增加明显,防疫不漏检一人
2月1日,在沈海高速广州支线出口的广汕收费站,工作人员正在收费口指引一辆过往的的士停下,使用手持体温检测仪器对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在确认车上人员体温正常后,工作人员又叮嘱了司乘人员戴好口罩而后放行。
“这两天的车流量有所上升。”广州交通投资集团北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汕站的工作人员王素灵介绍,在1月29日至30日,广汕收费站的车流量日均4500车次,而在昨天,这个数字增到6000车次,上升了30%。
“返程人员也明显增多了。”王素灵告诉记者,广汕收费站离天河客运站近,过往的大巴也多,这两天大巴上的乘客明显增加了。但受疫情影响,这个数字远远不及去年,去年同期,广汕收费站的车流量为1.3万车次,同比下降逾50%。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广汕收费站目前的ETC车道全部关闭,保留了2条防疫车道,另有一条保障防疫物资运送的绿色车道。“每条车道最少有2名工作人员值守。”王素灵说道。
每当有大巴车到来,他们例行询问此前路上是否检测过体温,已检测未有异常的,不再重复检测,未检测体温的,则指引车辆停至后方空场,对司机及乘客体温进行检测。如果经过车辆为小车,则对车辆人员体温进行现场测量,发放防疫工作相关指引。
“如果车上人员体温超过37.3℃,我们会指引车辆到后方空场停放,10分钟后再对车上人员进行复检。”王素灵解释,他们曾检测过部分人体温超过37.3℃,但是是受到车内暖气、着衣过多或情绪的干扰,10分钟后复检体温皆正常。
让王素灵感动的是,很多过路人都会向他们表达谢意,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而最近广州市委也为他们配备了遮雨遮阳的帐篷和消毒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防疫条件。
在现场,除了广州交投集团的员工,还有交警、社区医护人员,共同实行联防联控。交警对不配合的车辆进行拦截,协助指引大巴车,人手不足时也会到前方协助体温检测;社区医护人员则会协助体温复查,并对一些乘客进行情绪安抚,讲解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省汽车客运站:
客流量不足往年四分之一,防疫不松懈
略显冷清的候车大厅、秩序井然的入场车队、三三两两的购票旅客……大年初八,记者走访广东省汽车客运站时看到的景象,让人很难将其与往年“春运”的场面联想起来。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省汽车客运站的客流量明显减少。
据客运站安保部主任林风介绍,往年这个时候,每天客运站的人流量达到两三万,而如今每天在客运站周转的旅客不过5000人次,不足往年的四分之一。“现在基本已经没有省外的客运大巴在运行,主要还是开往省内珠三角的班次较多。过去春运期间,为了增加运力,这些大巴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今年是从早上6点运行到凌晨12点。”林风说,从凌晨12点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虽然没有班次发出,但站场还是会开放给旅客候车。
客流量虽然减少了,站场的防疫管控工作仍不能有丝毫松懈。由防疫部门、公安部门、街道和客运站自身安保力量组成共28人的防疫管控工作组,负责整座客运站的防疫管控工作。记者观察发现,旅客进站时,要先通过工作人员手持体温枪的检测,再经过自动红外线体温检测仪的检测,方可顺利进入。而到达的旅客也要通过体温检测后,才能出站。
“1月23日,我们通过检测发现一名从湖北孝感来广州的女孩有发热的情况,于是在与防疫负责人联系后将她带至站场旁专门设置的留观室进行询问。了解到她有湖北接触史后,安排她前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转运就医。”林风说。而在客运站的多个出口,都张贴了《省汽车客运站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现场处置方案》,对发现体温异常旅客后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指引。
为了做好站场的卫生工作,保障旅客的身体健康,省客运站目前每天还会进行5次消毒,工作人员会对省客运站的两层楼都进行84消毒液喷洒的处理。“基本上每隔两三个小时我们就会喷一次消毒液,每个角落都不放过,所以每次消毒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现场一位正在进行消毒工作的清洁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谭超、郑慧梓、黄舒旻
【摄影/视频】符超军
【作者】 谭超;郑慧梓;黄舒旻;符超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