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最有名的人人生若有一只猫足矣那些名人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4]人次
猫是一种古怪精灵的动物。在老舍的笔下,猫既老实又贪玩,既黏人又孤傲,既胆小又勇敢。三种矛盾的行为性格,把猫的古怪性格鲜活的地展现出来。
在文人雅士大多爱猫,有许多人甚至是“猫痴”,他们不但养猫、撸猫、宠猫,而且还咏猫、写猫、画猫,留下与猫相关的许多趣事。
在养猫、宠猫这件事上,古人的热情丝毫不输给现代人。古人养猫,一方面爱猫温驯可爱,另一方面也因为猫善捕鼠,能护粮、除鼠患。由此还诞生了祭祀猫神的习俗。
比如,北宋著名诗人林逋除了喜欢植梅养鹤外,也是一个“猫痴”。他写了一首《猫儿》:“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林和靖看到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却并不责怪,这恰恰表明他确实懂得了养猫的作用。
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为了向朋友讨要一只小猫咪,还专门买了小鱼干儿上门,像聘别人家女儿一般。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乞猫》一诗:“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盆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北宋的宋徽宗特别喜欢猫,曾经作多幅《狸奴衔鱼图》、《耄耋图》,画中的猫清闲安详。
南宋大诗人陆游。他一生为自己的猫写了大量的诗。比如这首《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因为得到一只猫,陆放翁还专门写诗庆贺。他一生为猫写诗有二十多首。
明代著名的开国功臣刘伯温写了一首猫诗:“碧眼乌圆食有余,仰看蝴蝶坐阶除。春风漾漾吹花影,一任东风鼠化鴽。”刘伯温把猫猫的外貌写的非常生动,描绘出了猫咪闲适自然的日常生活,这或许也是诗人对那种从容平和心境和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吧。
明宣宗朱瞻基也特别喜欢撸猫画猫,据说一生中画有“猫画”无数,如今被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就是《花下狸奴图》,现存台北故宫。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也极为爱猫,他为他的小花狸写过一首《乞猫》诗,画过一幅《乳猫图》。
清朝中期有个学者叫王初桐,还专门写了一部《猫乘》,也就是猫的历史,把与猫相关的内容罗列成书。
更令人惊奇的是《猫乘》成书后不久,杭州西湖畔一个17岁小姑娘,叫孙荪意的,竟然也编纂了一部猫书,叫做《衔蝉小录》。据说,这部《衔蝉小录》是古代最好的猫书。
现代人养猫、宠猫的趣事就更多了。
先说李叔同。他十几岁就开始养猫,后来赴东京留学,还经常专门拍电报回家,只为问一句“猫安否?”。李叔同给自己的家取名为“猫部”,足可以看出他的爱猫程度。后来在李叔同纪念馆中就一直有猫咪生活繁衍,猫咪越来越多,这里也就成了许多爱猫人士喜欢光顾的地方,而李叔同故居的猫咪也成为纪念馆的一大看点。
李叔同的学生、一代漫画鼻祖丰子恺,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猫痴”。一生中却养了数不清的猫,不但养猫,他还画猫,还为猫著书立传,写下著名的《文人与猫》。他的第一只猫叫“白象”。这是一只大白猫,“浑身雪白,伟大如象,眼睛一黄一蓝”。白象死前也离家出走。丰子恺急得广贴告示寻找,后来在一株柳树旁发现了死去多时的白象。在丰子恺心中,自知时日无多离家出走的白象,颇有名士之风。后来,他又养了一只叫“阿咪”的猫,并专门以《阿咪》为题写了一篇文章,感情真挚动人。
大画家齐白石也是一个“猫奴”。曾经看过一张照片,齐白石老人正襟危坐,潜心画蟹,一只大肥猫在旁边认真观摩,仿佛看得懂齐老画画似的。齐白石画猫,构图幽默,著名的额《油灯猫鼠》《猫趣图》等作品。2009年6月,《油灯猫鼠》这幅画居然以448万元的天价拍卖成功。
钱钟书与林徽因同住清华园,两家都养了猫,而且两家都护自家的猫猫。由于钟书家的猫生得瘦弱且矮小,打不赢林徽因家的猫,钱钟书竟然亲自助阵,晚上拿起竹竿子去捅林徽因家的猫。后来被林徽因知道了,为此俩人交恶,老死不相往来。
季羡林晚年爱猫成痴,非常有名。他养的第一只猫叫虎子,跟了他16年,后来独自离家去世。 第二只猫叫做咪咪,是一只白色混种波斯猫,取名叫咪咪。后来,季羡林又养了四只从家乡带来的波斯猫。其中一只尊号“毛毛四世”的小猫,在爬上季羡林脖子的时候,正巧被一位摄影家抢拍了下来,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成为季羡林与猫的一张经典照片。
还有胡适、梁实秋、老舍、许地山、徐悲鸿、张大千、夏衍、冰心、常玉等等,他们都喜欢猫,他们或写猫,或画猫,留下许多与猫的有趣故事,留下与猫相关的许多著名作品。
唉,说了这么多,都是别人的猫事。就此打住,不如去撸自己的猫。哦,我家的小猫,叫小满——一只可爱的美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