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主角养猫深圳猫奴被现实榨干电量也要戴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4]人次
深圳因为疫情而“暂停”的第6天。城市里的一切都慢下来了,有人居家,有人夜里去做核酸,有人难眠,有人抱着小猫傻笑。
确实对很多人来说,在“孤寡”的居家办公期间,唯一的慰藉就是出租屋里那只可爱到爆的小猫了。
拜托,家里有只小猫超酷的好吗珊瑚虫有观察到,近年来身边养猫和计划养猫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朋友圈也从9宫格自拍慢慢变成了15秒猫片。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喵星人”、“铲屎官”、“吸猫”等新名词一跃成为账号的流量密码。在某音上,“会说话的刘二豆”、“王泡芙”、“尿尿是只猫”等博主就凭借自家颜艺双全的小猫咪坐拥千万级流量。
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从2018年以来,宠物猫的数量一直都在高速增长,到去年,猫、犬在宠物中的占比都超过50%,“喵星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狗狗,达到了5806万只,顺利晋升为中国国民的“第一宠物”。
随着养宠人群、爱宠人士的不断扩大,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21年就已经超过了3000亿元规模,并且未来还会稳定增长,甚至超过4000亿元。
的确,深圳春节上门服务的酬劳和如日中天的短视频流量也证实了这点。
Netflix纪录片《网红喵星人》中说,互联网是属猫的,任何一个偶像艺人的粉丝都不会有全球猫民的数量多,猫靠刷脸刷成了这个时代的超级顶流。
“喵星人是来占领地球的”这句玩笑话,从某种意义上快要实现了。
深圳养猫人实况:高学历、高收入养猫已经成为当前一种流行趋势,甚至还催生出一种新的搞钱途径。
比如在刚过去的新年中,一条“春节期间深圳上门喂养宠物服务爆火”的热搜不胫而走,刷爆了互联网。多少人自己冒着疫情风险春节回家发红包当“散财童子”,而别人却靠着上门喂粮铲屎净赚上万元,不禁让人想问:“你们深圳人养宠都这么壕横吗?”
跟其他一线城市一样,90后、00后的新青年们已经成为在深圳租房的主力军,而伴随而来的「有猫经济」,将逐渐跻身为租赁市场中一股异军突起的力量。
都说深圳是座“搞钱之都”,深漂们不甘心为房东打工,但事实上,他们在为“猫主子”买单时却变得乐善好施,其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其高收入+高稳定+感情投入。
根据珊瑚数据统计深圳所有物业类型下的租客情况与《白皮书》对比,可以发现他们“几乎”是一类人。
无论是在商品房还是城中村中,这些月收入超过1万、学历超过本科的人群是一批养宠的忠实用户,而这些现实条件往往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强的消费力。
同时,在深圳这样一座年轻化的城市中,新青年们的养宠思想也不再被“上一代人”所拘束,甚至出现“报复性养宠”以此来弥补独生子/女们童年孤独的缺憾。
据统计,46.3%的养宠人为90后,超半成人养宠时间在1-6年内(按比例计算,此年龄正处为宠物青春期),这与深圳租客的年龄和租房时长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深圳租客正朝着6-10年及以上的时间发展着。
宠物主们更低的年龄、更低的宠龄 ,对应着深圳租客向长线发展的租房周期,这正意味着这些宠物主的消费周期将会变得更长,养宠的需求将会变得更大。
拿深圳来说,街边林立的宠物医院、线上5.0分的猫咖……无一不是汇集了大多深漂的真情实感在其中。
毕竟,这届寄居在异乡出租屋里的“空巢青年”已经快被工作和社交榨干了仅剩的电量,因此超过九成人均出于增添情趣、解压、缓解孤独等情感动机养宠物,平均每位宠物主的养宠动机至少都超过3个。
「有猫经济」正要在城市里“住”下来“猫奴”、“铲屎官”不再是具有贬义的调侃,而已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璀璨皇冠。
但欲戴其冠,必先承其重。日益增长的养宠人群,他们的声音也在这场疫情期间被社会听到——“宠物疑似被传染”、“集中隔离宠物滞留”、“社区封闭被迫断粮”等新闻一次次成为城市焦点。
现实就是,养宠物的和不养宠物的都不再沉默了,他们敢为宠物发声,也敢为宠物买单。
这让人们意识到,家和社区不是只有人在住,照顾宠物的需求也是身为“铲屎官”的头等大事。
说说深圳人为养猫能有多“疯狂”?珊瑚虫的猫奴朋友们会给宠物过生日算八字,双11寄来的全是猫粮猫衣服,甚至在租房的时候也要优先安排猫窝和猫砂盆的有利位置。
这也难怪,在包括深圳在内的一线城市中,部分公寓和城中村/社区逐渐解除了养猫禁忌,有的物业开设了特殊时期(长假、疫情)托管寄养和上门喂养的服务,甚至有商品房的楼盘都开始配合着“猫主子”进行设计,「有猫经济」正向着新青年的所有生活场景蔓延。
宠物主们高收入、重情感,正契合了深圳新青年们的消费理念,秉承着“自己吃馒头,宠物吃洋货”的理念,他们的居住地——租赁社区、城中村和公寓,自然就成了他们下一个为宠物“氪金“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