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买的熊冲上热搜2千元的玩具熊被炒到3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0日 点击:[4]人次
一只熊,收割一众粉丝!
继炒鞋、炒盲盒、炒基金之后,90后们又瞄准了“炒熊”。
图源:央视财经
资本就像一口锅,总能在“炒热”中借机牟取暴利:70后炒股、80后炒房、00后炒鞋,90后炒熊……
壹近日,一则“90后炒熊,一只最多赚数万元”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
“炒熊”到底是什么东西?“炒熊”真的赚钱吗?“炒熊”是怎么走红的?其实,90后中备受追捧的“熊”是由日本玩具公司MEDICOM TOY于2001年8月推出的一款玩具,叫作“Bearbrick”,大家喜欢叫它“积木熊”或者“暴力熊”。
积木熊一共有6个尺寸,仅在日本限量发售,中国的总代理在香港。虽然尺寸比较多,但是市面上常见的就是 100%、400% 和 1000% 三种款式。
一般来说,100% 的积木熊都是以盲盒形式出现的,现在盲盒已经更新到了第 41 代。并且,在“熊圈”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买大不买小。
所谓的“炒熊”,指的就是“投资”积木熊,在明星效应、饥饿营销的加持下,今年“炒熊”成功出圈,成为今年最大的“炒作黑马”。
据《央视财经》报道,积木熊联名不二家款,尺寸1000%,发售价37000日元,折合人民币2200元左右,但在国内某购物平台上挂价31009元,溢价超14倍,而在该平台上最贵的一只熊接近15万元。
图源:央视财经
不得不承认,积木熊的价格定位,早已不再是一款玩具那么简单。
贰据业内人士介绍,正常一只1000%尺寸的积木熊的售价在4000元-5000元左右,但是限量版的价格可以达到数十万元。
在这个万物皆可炒的时代,一只2000元的玩具熊卖到3万绝不是一个玩笑话,也许对于外行人来说,这已经是个天价了,但是对于“积木熊”来说,这还远远不是最高价。
曾经,Anne Valerie Dupond艺术家款在拍卖平台打出了50万的保留价格。
图源:网络
而积木熊的火爆,也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发展过程。
诞生之初,积木熊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玩具,由于在博览会上很受欢迎,他的母公司决定将其作为主推产品来打造。
果不其然,在短短一年之内,积木熊连续和各种知名潮玩和品牌,推出了各种联名款和限定款。
随着积木熊的火爆,各种“限量”的积木熊极速走红,并在拍卖会上屡屡被拍得高价。硬生生地将一个玩具打造成了奢侈品。
其次,积木熊的高价,还得益于越来越盛行的潮流文化,上世纪90年代由香港传入,随后演变成以服饰、玩具、球鞋三者为主流的潮流文化形式。
最初,受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并没有在内地支撑起潮流文化的流行,直到近几年才火了起来。
对于无数潮牌商家来说,年轻人已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嫩韭菜”。当下,因为“炒熊”的风靡,不少积木熊都出现了价格虚高的情况。
叁正如央广网所报道的那样,“炒熊”看起来热火朝天,其实也存在很大问题。
以投资为目的的购买积木熊,之后再转手炒作,除了要面对市场风险外,还存在法律风险,如果对买家承诺将来一定涨价,后来没涨则可能涉嫌欺诈。
“天价”积木熊的背后,无非就是高溢价的炒作,作为消费者还是应该保持理智,量力而行。
这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社会上,除了你身边的至亲好友,真正对你好且无所求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大家要提高辨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无论是鞋子,还是后来的“玩具熊”都有它本来的价值,大家要慎重再慎重,“炒货”有风险,陷阱需提防,但真想靠这个赚钱,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共勉!
参考资料:央视财经、财经早餐、淘股吧、电商之家、红星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