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养花草服务一份爱好陪他走过人生风雨苏州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8日 点击:[3]人次
【人物名片】
祁文连,姑苏区沧浪街道桂花社区居民。他是桂花社区居民们公认的“老园丁”,自掏腰包、自己动手,义务打理社区的小花园,将自种的花草送给社区居民,在美化公共环境的同时,使文明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他联合社区爱心人士发起成立社会公益组织“百草堂”,将销售所得用于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以及各类公益活动。他曾获苏州市“志愿之星”十佳个人等荣誉。
“只要一进花园,我就浑身是劲。”68岁的祁文连是桂花新村居民们公认的“老园丁”。20年来,他积极发挥自己的园艺专长,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细心“耕耘”社区小花园,当起了社区环境的“美容师”。
一份爱好,陪伴他走过人生的风雨
“我从小就喜欢和花草为伴。”园艺是祁文连这辈子最大的业余爱好。年轻时候条件有限、选择不多,他就在家里养一些月季、吊兰、绿萝,有空了就分盆送给亲友和邻居。2003年,他在桂花社区带头成立了绿色志愿者组织,为社区环境尽一份力。从电瓷厂退休后,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在花鸟市场租下一个22.4平方米的店面,开起了自己的花店。老祁的花店面积不大、位置一般,但人气不低。“赚钱公道,这是我开店时候的原则。”一次,一名退休老阿姨看中了店里的一盆花,很想要买下来,但因为钱不够,显得有些犹豫。老祁二话不说,按成本价卖给了她,还问明住址,自己搬着花送货上门。“开店就图个赚钱。你非但不赚人钱,还帮人跑腿?”听到别人的质疑,老祁毫不在意。没多久,那名老阿姨就带着几个朋友光顾了,老祁的善意为他赢来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除了卖绿植,他还热衷于钻研盆景制作,广泛阅读相关杂志、与同行切磋交流,从外面进了各种造型别致的花盆和小摆件,设计出意境丰富的精致盆景,用脑力劳动成果提升货品的附加值。
花店开了5年,老祁的生意越来越兴旺。2008年,因为老伴小脑萎缩,老祁关了花店,在家全身心照料妻子。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园艺,在空余时间用自行车一袋一袋地从别处取土、栽花,自掏腰包、自己动手,将小区一块遍布乱石杂草的荒地改造成了月季园,让附近的居民不出小区就能欣赏到美景。老伴去世后,老祁一度情绪低落、身体不佳。在最煎熬的那段时间,陪伴他从悲伤中走出来的,除了亲友,还有鲜花。休养了一段时间,他又回到花园,买花、种花、浇水,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装饰社区的花园,造型特别的小石子、水塘里的几支残荷,路上收集来的材料,都成了花园最特别的装饰。“如果不是这份爱好,我的身体不一定能够恢复得这么好。”祁文连说。
一份爱心,引来更多人的响应和参与
近年来,祁文连联合社区的爱心人士发起成立了社会公益组织“百草堂”,负责盆景生产、制作和创新等工作,并不定时组织盆景制作比赛、植物种植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广公益理念。祁文连制作盆景不为营利,只为爱心义卖。多年来,他和志愿者们制作并义卖盆栽约4000盆,祁文连分文不取,将大部分销售所得用于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和开展其他的公益活动。受到祁文连的感染,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热心居民也参与进来,只要有空,大家相约加入志愿活动。他们还自发购买了葡萄架、石桌椅、若干绿植和装饰品,装饰辖区楼道和花园。
祁文连很愿意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盆景制作技术与人分享。每天都有社区居民拿着自家“奄奄一息”的花草来找老祁“抢救”,遇到花草代养、寄养的需求,老祁总是欣然相助、免费服务。没过几天,原本“没精打采”的花草焕然一新。老祁也常常带上绿植、盆景制作工具和材料,教社区里的小朋友们种植绿植、制作盆景。他还为特殊学校的学生上课,面对面、手把手教授常见的绿植栽种、苗圃种植技术、水石盆景制作等内容,帮助他们学习园艺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多年来,祁文连共授课达346场,受益人数近4200人。
一枝一叶,点缀出四季如春的花园
“能够为社区居民做点事,我感觉特别开心!”老祁经常将自己种的花草送给居民,带动了一大批居民爱上了花草种植,社区还因此连续举办了几届“绿色阳台”比赛,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也使得文明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7月,桂花社区新改造了一块民主协商、文化休闲的共享议事厅——“花园邻”会客厅。祁文连主动请缨,把自己的绿植工作室搬到了“花园邻”会客厅,为整个社区义务打理花草。经过他的打理,这一方园地变得繁花似锦、生机盎然,这里既有杜鹃、石榴、报春花、九里香,还有常青藤、绿萝、月季、凌霄、金银花等,架子上还挂了不少吊兰、紫罗兰。透过工作室的大窗户,可以看到一片“后花园”。“这几天我和志愿者们新购置了一批鲜花。等爬藤植物爬到葡萄架上,再开满了花,花园的景色会更加漂亮。”祁文连期待地说。
午后的闲暇时光,祁文连会打开工作室的小音箱,给植物放放音乐,浇浇水,陶冶一下它们的“情操”;接着再打理打理文竹、九里香,或者制作小盆景。“我准备让这个‘花园邻’会客厅一年四季都开满花。大家可以随时来花园里喝茶、谈天、晒太阳。”祁文连说。
(苏报融媒记者 陆飞龙)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