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时尚大师

老年人宿舍养花九旬老人喜爱莳花弄草家中庭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8日    点击:[2]人次

图为范广誉打理花草。叶丽莉摄

在人民公园附近,常常能看到一位老者推着三轮车慢行,车上还摆着几盆花草。老人名叫范广誉,今年已经89岁高龄,退休28年来,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园艺,家中种植了近200盆花草,俨然是一个小型植物园。每天早上,他都要带上几盆花草去找花友交流,生活得怡然自乐。

从“精神园丁”到真实园丁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靖城街道东兴街社区的范广誉家中,一进门就是满眼绿色,盆景、兰花、多肉、翠竹……80平方米的院子里整齐摆放着各色花草。夏日正值荷花绽放的季节,几盆大水缸里的荷花长得正欢。“兰花有吊兰、剑兰、君子兰等品种,还有这些盆景,有的花了我二十几年时间打理呢!”说起院子里的宝贝,老人立马打开了话匣子,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一直以来,范广誉对园艺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曾从事过与之相关的事业。早年间,范广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盐城农学院工作,虽然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校方却想让他到农业气象专业任教,因为这个专业急缺教师。范广誉“临危受命”,本想拒绝的他只能硬着头皮挑起教学任务。大多数时间,他不是在图书馆学习,就是在向相关专业的教授请教,边学边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那时候,范广誉就很想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但苦于没有种植区域,也没有时间,只能在宿舍里摆上几盆过个眼瘾。

退休后,范广誉终于可以当一名真正的园丁了。家中的前后院子、顶楼阳台都成了他的园地,任四季变化,家中永远都不缺色彩。以前,范广誉还经常到外地“淘宝”,有些珍贵稀奇的苗木靖江本地没有,他费尽心力买回来,经过试验改良,让苗木能够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院子里种不下了,一个朋友便在自己的厂房内开辟出一亩多地给范广誉种植,让他过足瘾。

草木种植里感悟人生之道

随着年龄增大,范广誉的体力不如从前,家中很多花木只能逐渐送人。即便如此,剩下的花草仍然需要老人花费不少的精力打理。范广誉老两口天天早上6点就起床“伺候”,治疗病虫害、修剪枝叶,自己负责;拔草、浇水、清扫,老伴负责。“吃饭、闲聊的时候我都喜欢坐在院子里,看到花草树木我心里就高兴。”范广誉说,平日里亲朋好友也都喜欢来看花,在院里聊天喝茶,心情宁静又愉悦。

“养花这么多年,心态变得更宽广,身体都好了很多,至少不像很多退休的同龄人,总是往医院跑。”范广誉说,他觉得草木和人也是一样的,如果对它们付出了耐心与呵护,它们就会“报之以桃”,如果不去打理,它们就会肆意生长,变成“歪瓜裂枣”。

种花的人热爱生活,富有爱心。范广誉坦言,种花是一种情趣,是陶冶自己,也是在欣赏大自然赋予人们的一种情怀。二女儿张雪松也说:“父亲教书育人一辈子,退休后又在大自然的课堂里找到了新的兴趣点,收获了更丰富的感悟,让他的人生路变得更加快乐,我们都很羡慕父亲的生活。”

最爱与年轻人分享养花经验

范广誉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上午和傍晚时分他都要出门转转,或去探望老友、或到公园散步,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和花友交流。范广誉的花友年龄跨度很广,有耄耋老者,更多的却是80、90后。

原来,很多热爱生活的年轻人知道范广誉种植花草,纷纷上门向他求购,可拿回家之后又不会种植,导致花草生病、枯萎。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想到向范广誉“求救”,请高人指点。“之前有个小年轻买了几盆君子兰回家,过了半个月叶子就开始发黄,急得他端着花盆来找我,结果我一看是浇水太多导致根系烂死。”找到“病因”之后,范广誉就拿了一张纸,列出如何给君子兰浇水、如何判断土壤湿度、如何保持光照等指导意见。按照他的指点,兰花渐渐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

社区有时候会举办一些花卉交流讲座和盆栽义卖活动,范广誉则是活动中的常客。范广誉乐呵呵地说:“跟年轻人交流我都觉得自己更有活力了,从教42年我都是和年轻人在一起,现在依然喜欢这种氛围,因此我欢迎更多对花草树木感兴趣的年轻人到我家来做客,交流园艺心得。”

(全媒体记者叶丽莉)

匠心期刊

山西青年网站

明日风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