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客厅装修书卷气与老房子原创夏超军旅魂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点击:[1]人次
书卷气与老房子
原创 夏超 军旅魂香 2024-05-07 14:42 湖南
我有一套老房子,砖混结构,预制楼板,一面取光,三面幽闭;进门需开灯,不然就“白天也懂夜里黑”;隔音略逊,楼上稍有动静,楼下即很难无动于衷。
刚回地方工作那会儿,老房子虽然黑咕隆咚,但“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着实让我这“游子”有种安居乐业的踏实感。
老房子一住便是十数年。孩子从黄口小儿长成了美丽的大姑娘,我也由青壮换颜成了中老。
老房子见证了我的蹭蹬人生,一度与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朝夕相处,和光同尘。
有句话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搬进新房后,方觉新房老房之云泥之别,方显老房子的“下里巴”味儿太浓。倏然顿悟,原来十几年,我就是那“贫民窟里的张大民“呀!
新近览书,书里讲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你衣着华朴与否,但凡胸前口袋里能别支钢笔,便显得你有干部或知识分子的气质和范儿,常常受人仰视,就连找对象都会给你长脸加分。想来叫人忍俊不禁。
“胸前别笔”的谐谑未消,我陡然想起了我的老房子来,它暮气沉沉于一老式楼层,衣衫不整,寒酸不堪,加之,关门闭户几年,一定是尘埃不少落定,生气索然寡淡了。于是乎,便有拯救之意浮上心头。
如何拯救?花钱装修全然不切实际。单不说囊中羞涩,即便是有“横财”飞来,为一“徐娘半老”再去“拉个皮”“垫个高”?总归是“打扮骆驼不像象”。有时坚守清淡总比那刻意寻高要叫人心安理得的多。
不能外树形象,那就内强素质。情急之下,就想到了文化氛围上来。于是说干即干,便把办公室近两年来日积月累的一堆书籍摆到老房子里来。
摆到哪个位置算是恰如其分?照理说书房是名正言顺的。可一与那摇摇晃晃的老书柜照面,就让我“绝情”起来,其实也是出于“同情”,老态龙钟的它立于一隅,一站就是近二十年,其压缩板的骨架内核根本不能承受自身以外之重。“历史遗存”便是它的价值和使命了。
徘徊犹疑之际,我想到了还算宽阔的客厅。一张布沙发孑然于空旷之中,多孤单寂寞啊!“运用之妙”岂能只存乎一心?本着“看着顺眼、拿着顺手”的原则,经过一番操弄,电视柜两厢,沙发两侧…凡空闲且无碍观瞻的地方均尽展其能。
图片
眼见一堆书各就各位如军姿般肃立,我便有种指挥官般的自信、自得。在书体的映衬下,原本显得陈旧暗然的房子须臾鲜活起来,就像“胸前别笔”一样,有种“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向上张力在浸淫濡染。难怪乎,大小领导、各级老总们大都喜欢把自己的办公室装扮成书屋,背倚书墙,紧靠“文化”,或许真能遮掩些生活中的粗鄙和低俗。
我本俗人,也难脱附庸风雅。但近年来因无所事事喜欢翻翻闲书,翻着翻着便有种瘾扎下根来,有许多不快和烦忧不经意间被书海荡涤得难见踪影。古人说“书乃良药,善读者可以治愚”倒不见得。但书绝然是可以治闲、治烦、治陋、治嗔、治怨…有些书常读,甚或可以治贪。
最是书香能致远。余生,豪华别墅于我庶几无缘。但无论新房旧屋,只要有书相伴,终归是能乐居安憩的。人生的尽头处有书香浮动,黄泉之旅怕是也不会寂廖的。
(夏超 2024年5月7日)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