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压电蜂鸣器

合肥松家翻新装饰装修挽损45亿劳模创新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点击:[0]人次

墙上钟表的时针划过凌晨1点,工作室的门又一次被推开,刚熄灭不到半小时的灯再次亮起来。

披着警服,合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副支队长王军从备勤室出来,三步并作两步坐到电脑前,鼠标在其手中被来回点击。

“就是他们俩,终于出现了。”循着推送来的线索,显示屏中出现两张隐藏在口罩中的脸,王军一扫疲倦,兴奋地拿起对讲机:“巡逻车请注意,之前研判的流窜拉车门盗窃的两名嫌疑人在经开区附近出现,注意搜寻抓捕…”

一小时后,5月1日凌晨,前方传来消息,两名嫌疑人正在作案时被抓个现行。

松了一口气的王军望着墙上挂着的两幅牌匾,从“合肥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到如今的“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对他而言,绝不是轻飘飘地多加了两个字。“我没办法不努力,必须对得起‘工匠 ’这两个字,也要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如今,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早已超过了工匠群体,延伸到了更为广泛的行业和群体。

对从警已近20年的王军来说,不论岗位如何变化,但他始终坚守在打击违法犯罪第一线,根据犯罪形式的变化,不断提炼升华“巡控技战法 ”,用“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不抓住不敢安”的一丝不苟,“提战法护平安”的卓越追求,努力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这是他的初心,更是作为劳模工匠的匠心。

在王军看来,大量看似相似的案例, 从中可以探索更多打击犯罪的方法。

“就如同抓捕拉车门盗窃嫌疑人这个案子,嫌疑人流窜作案,并进行了伪装,如果只紧盯案发地点肯定不行,还需要进行延伸拓展,顺着作案过程,寻找蛛丝马迹。”王军说,“巡控技战法 ”既要有“细致末梢”的专注力,又要有“绣花般”的功夫,还需要有“铁杵成针”的恒心耐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实战、指导实战。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所有成绩的取得,无不源于点滴日常的努力;所有事业的突破,无不得益于积年累月的奋斗。

前进,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 ”。截至目前,王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已抓获嫌疑人3300余名,而这3300余次成功抓捕背后,也有着超过3300次的复盘。

所谓复盘,是对案件的总结,作案手法是什么,侦破难点在哪里,线索如何获得,抓捕怎么实施……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案件,每一个关键细节都被王军记录下来,如再遇到疑难案件时,回溯既往大多能帮助他准确找到突破点。

前进,必须“致广大而尽精微”。为了用最短的时间,走最近的路,进行最高效的处置,王军还利用休息时间走大街、钻小巷,几乎把所有复杂犄角旮旯都钻了一个遍,绘制了翔实的街巷图,被同事们称为“活地图 ”。正是这些精益求精的精神,支持着王军在提升技战法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如今,作案的手段方法不断翻新,嫌疑人也越来越狡猾,我们要做的就是猫鼠同步,比犯罪分子更快一步,更高一筹 ”。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搭建街面靶向巡逻模型,创新构建1个工作室汇集、3大警种情报产品共享、N辆街面武装巡控车以及便衣抓捕力量街面巡控交互模式,第一时间研判线索、第一时间进行推送、第一时间搜集并反馈,交互推进,精准“导巡”。

前进,必须“百花齐放春满园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维系创新工作室长远发展的根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围绕培育人才这一核心,积极通过内部挖潜、梯次培养、精准吸纳等方式,不断扩充人才储备,加强专业力量。以“培养会研判、懂研判、精抓捕专业人才,提高研判应用水平和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为目标,利用王军个人优势,合肥市公安局正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逐渐打造成全省实战实训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培训基地。

“我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利用好这个平台,做好‘传帮带’,为年轻民警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系好从警的第一颗纽扣。”对于自己的经验,王军从不吝啬、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民警们。在特警支队,每月一次的经典案例讲评会受到民警们的格外欢迎,这里不仅能现场聆听同事们抓捕分享,还有王军的点评和经验指导,一场下来能让大家收获颇丰、满载而归。为了提升大家的实战能力,王军还经常组织队里的年轻人进行红蓝对抗,在“猫 ”与“鼠 ”的模拟较量中锤炼大家的能力。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聚力打造以一个支队工作室为中心、三个大队级工作室为支点的“一室三队”特警“情指行”新格局,有效助推全市巡控警务效能整体提升,同时带动一大批警务技能专业人才成长,促进基层实战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头雁效用。

“在我心里,工匠就是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被授予这个荣誉,也给我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暂行办法》,为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赋予了新的含义,应当具有较强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劳模工匠领衔,对标于此,“匠人匠心 ”也成了王军的新目标。

据统计,王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15年来,通过信息研判,直接指导街面巡控民警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367人,为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5亿元。

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王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如一团火,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案件,一次次抓捕,一次次守护,在平凡中彰显不凡,汇聚砥砺奋进的动力。

家庭生活指南期刊

城市周刊期刊

河北画报期刊

海峡科技与产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