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孙芸家的装修中餐女王100岁江孙芸养生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7日 点击:[1]人次
1
爱好是最佳的老师。
1920年,在“太湖明珠”江苏无锡,一个大户人家里,江孙芸诞生了。
她从小聪明伶俐,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让她把很早就把学习当做一种人生乐趣。
江孙芸做饭的天赋,是被老妈唤醒的。
那时候,她还很小,饭菜的香味,常常让她魂牵梦绕,恋恋不舍。
于是,她就央求跟老妈学艺。
作为一个小姐,未来的大家闺秀,钻到厨房里学做饭,显然是有失体统的做法。
不过,她骨子里的叛逆嚣艳刚烈,无可阻挡。
六七年间,她把老妈身上的绝活,都收入囊中。而且举一反三,大胆创新,研究出很多新鲜菜品,色香味形俱佳,摆到餐桌上都是靓丽的风景线。
谁知道,她的这项手艺,在某一天会变成安身立命的专业,大放异彩。
那个时候,江孙芸已经在美国旧金山定居了。
有一天,江孙芸在街头散步,迎面走过来两个熟人,他们是自己在东京时认识的朋友。
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尽一尽地主之谊。
江孙芸请他们吃饭,他们心急火燎,说想开一家餐馆,地方选好了,房租没有着落。
江孙芸爽快答应帮忙,可是当她回家拿来一万美金付完房租的时候,那两个人突然改了主意说,不想开餐厅了。
2
爱心是最好的礼物。
江孙芸一下子变得骑虎难下了,不过她很快镇定下来,这难道不是天赐机缘吗?自己以前的厨艺,正好可以大显身手了。
江孙芸生性乐观洒脱,她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她有一种成功的预感。
作家葛德文说,使身体充满精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快活的习惯。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快乐无比,精力充沛。
有了一个目标,江孙芸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每天里里外外,忙忙碌碌。
没过多久,唐人街的这家“福禄寿”餐厅装修完备,隆重开业了。
她是个有心人,事先已经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发现当地的中餐厅水平较低,自己把起点定高一点,说不定就能剑走偏锋,出奇制胜。于是,她把自己的“福禄寿”,定位成高档中餐厅。跟唐人街的美式中餐大相径庭。
她的餐厅装修得古朴典雅,不用花里胡哨的装饰,仿佛是当地餐饮业的一股清流。
开餐厅,最重要的还是菜品。
刚开始,她亲自操刀,事无巨细,一一把关。
用四川菜作为拳头产品,北方菜里最精华的部分,她这里也是一应俱全。
她把满满的爱心倾注到每一款菜品当中。
顾客就是上帝。她已经把这个企业理念,根植在了灵魂深处。
有记者来这里用餐,饭后赞不绝口,随即写了一篇文章,引起不小的轰动。
很快,美国主流社会食客纷至沓来一探究竟,“福禄寿”餐厅人气飙升,一下子爆火起来。
3
爱人是最大的智慧。
江孙芸给服务员定下的标准是:穿旗袍,戴珠宝,有微笑。
她率先垂范,亲自招待客人,给他们耐心讲解中餐的正确打开方式,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背后有趣的故事。
随着名气日隆,“福禄寿”搬离唐人街,在旧金山高档区域安营扎寨,规模一下子扩大了近十倍。
无数社会名流慕名而来,披头士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夫妇、政治家基辛格、剧作家黎锦扬等人时常惠顾。
人们给江孙芸起了一个雅号“中餐女王”。
江孙芸之所以能把生意做大做强,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爱人就是爱自己”。她跟手下员工说,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让顾客觉得自己在这里消费,永远温馨舒适,物超所值。
江孙芸活了整整100岁,无疾而终,可以说是相当圆满的人生了。
她的三个“爱好”,终生不变。
爱好,让她内心充实丰盈,其乐无穷;
爱心,让她人生有情有义,广结善缘;
爱人,让她事业飞黄腾达,财如泉涌。
她的生活充实却有规矩,忙碌却别有洞天。
比如,忙里偷闲栽花种草;比如读书看报;比如整理家务;又比如聆听音乐,安心品茶。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在爱好里,我们活成最美的自己;在爱心里,我们拥有灵魂的安暖;
在爱人里,我们实践着福来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