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远起名这些济宁秘密和冷知识99的济宁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你知道济宁境内的第一高峰吗?
济宁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个地儿,
你都知道是哪儿吗?
今天,广电君要告诉大家的,
是关于济宁的秘密和冷知识!
99%的济宁人都不知道哦!
赶紧一起来涨涨姿势吧~
1.你知道济宁境内的第一高峰吗?
不是峄山,其实凤凰山才是济宁境内的第一高峰,位于邹城市田黄镇东南15公里处,海拔648.7米。
山势峻峭挺拔,尤其是山的北坡,就象人用斧子劈下来一样,据说至今还没有人能从北面爬上,山巅两侧的次峰呈双翼状,形若凤凰展翅。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对凤凰自蓬莱仙岛山呈祥云而至,栖于山颠西部最高峰。
它们立于峰端放开歌喉鸣唱不休,并不时开屏与满山遍野的鲜花比美,引来百鸟朝凤。后人为此山取名曰:“凤凰山”。
2.原来,人民公园的“一天门”
有这么多重要的历史典故!
在人民公园的西门有一个“一天门”,原来此地就是北宋初期辽国萧太后等率领大军南侵时之重要战场,辽军在此摆下“天门阵”,“一天门”即其中第一个阵门。
而宋军破阵之主乃是女将穆桂英。据说,当时,穆桂英已经身怀六甲,即将临盆。但“天门阵”乃是一种“奇门遁甲”性质之奇幻布置,当时除深知其中奥妙变化的穆桂英外,再无其他人能够领军破阵,所以,穆桂英只得裹腹上马,率宋军冲入天门阵中。行至阵之东区某处,忽感腹痛如绞,已届临盆生产之际,只好由身边女将服侍她下马,在一片较柔软的草地上生产,结果获一麟儿(此儿就是北宋名将杨文广),稍事休息,就立刻上马领军破阵去了。
3.济宁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个地儿,
你都知道是哪儿吗?
最北端是梁山县小路口镇邹桥村,为北纬35°57′;最南端是微山县高楼乡,为北纬34°26′;最东端是泗水县泉林镇,为东经117°36′;最西端是梁山县黑虎庙乡高堂村,为东经115°52′;总面积11187平方公里;南北长167公里,东西宽158公里。
4.济宁"山阳古槐"的传奇故事,
渔山竟然是这样来的!
古槐位于古槐路正中间,被称为"神槐",所有从古槐路过往的车辆都要绕行这棵千年古槐而过。
这株老槐雅号"山阳古槐",相传已有千年,因其所处的古槐路,是济宁城的至高点,历史上有"水漫全城,此处独安"之说,济宁人乃巧作奇思,取"渔翁失舟至此叹,山阴樵夫窍作欢"之意命名此地为"渔山"。
老槐树洞中的白老鼠精变成小媳妇的传说,更为老槐赋予一种神秘的色彩。
当今所见的是从古槐的根部引发的第二代子槐,生机勃勃,苍翠成荫,与古槐的老树皮一起,形成了一幅"古槐抱子"的景观风情图。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喜欢到树下许愿,据说挺灵验的。所以如今的古槐树挂满了红绸,护栏台阶上也常有香烛贡品,祈祷神槐保佑。
5.李白离开济宁后,去了兖州,
并先后娶了3位夫人!
(李白故居)
李白一生真正意义上的安家实际上是在东鲁。李白为寻族亲求仕进,来到东鲁,可能先是投奔时任任城(济宁)县令的族叔,在任城住了一段时间,不久族叔卸任回京,李白就到瑕丘(今兖州)定居了。举家迁到东鲁,就是兖州。李白在兖州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的家(据考证在今兖州火车站广场一带),有户籍、房产、田地,生了儿子伯禽,许夫人病逝后,李白又先后续娶了一刘姓女子和鲁夫人。
直到安史之乱前夕,李白先期南下,后托门人武谔把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接走,李白在兖州居家二十年之久, 期间他奉诏入京(长安),又赐金放还。
在兖州,李白还与杜甫相识交往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的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当时杜甫随父在兖州居住)。
6.梁山伯、祝英台也是济宁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据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济宁市梁祝研究会会长、著名的梁祝文化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 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之间的故事为历史真实事件,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
7.著名的文成公主,娘家在济宁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并非唐朝皇帝的女儿。其汉名无记载,其父亲虽无详细记载,但多猜测为江夏君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即现在的山东省济宁市。
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接文成公主,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
文成公主虽然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但她们在吐蕃地位很高。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8.一中旁边的慈孝兼完牌坊因何得名?
“慈孝兼完牌坊”坐落在老济宁翰林街南首,现霍家街小学西侧。它坐东面西,是一座楼式青石牌坊。
该坊是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为旌表“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所建造的“节孝坊”,据《州志·列女上卷二十九》中记载,孙氏,王怀远妻,康熙三十年(1691年)夫亡,守志奉抚三子成立。雍正十三年(1735年)有司奏请旌表,乾隆二十一年奉敕建造。在牌坊的第二层正中因工部郎中大伦所题“慈孝兼完”四字匾额而得此名。
此石坊做工精细,构图匀称,刀笔挺秀,巍峨壮观,为世间罕见。距今已经历二百多年的风雨历史,依然耸立在老济宁街头,现已成为济宁市政府重点保护文物。
看完这些,是不是挺震惊的,
其实关于济宁的冷知识还有很多,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