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合金管件

什么瓷起名凝重腴美乌金釉端庄优雅观音樽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世有黑瓷,而后有乌金釉。

黑瓷常有,而乌金釉不常有。

今天高卢珺要和大家分享的个人藏品就是这座19世纪景德镇出品乌金釉观音樽。

从器型看,它比例恰当,线条优美,每一个部位、每一处尺寸似乎都不能增减,真有多一分显肥、少一分显瘦之妙。它造形隽秀、凝重肃穆,以观音命名,恰如其分。把人们心目中观音菩萨身上那种既有女性柔美端庄又有神圣尊贵气质的理念,用这种瓷器造型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唐三彩或唐彩绘侍女佣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 MNAAG, Paris, Dist. RMN-Grand Palais / Roger Asselberghs

乌金在古代可指煤炭,亦可指铜合金,乌金釉就是指此釉黑如漆。以此推来,乌金釉其实就是黑瓷的分支,而黑瓷则有着久远的历史。东晋时德清窑,东晋德清窑、唐代建盏、宋代磁州窑、吉州窑,都出黑瓷。其中,建盏则因唐、宋两代斗茶之风盛行而风靡天下。“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北宋蔡襄在《茶录》中写道。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宋代建盏

清代康熙年间,臧应选主管景德镇陶务,不断改进工艺,才烧制出真正意义上的乌金釉,做到了“黑如漆”。

英国陶瓷学家Hobson先生指出,康熙时期的单色釉瓷器上色工序多达九道,吹色、刷色并用,力求颜色的均匀与纯粹。不难看出,康熙官窑出品的单色釉瓷工艺之繁复,水平之高超。因而,清代黑釉瓷备受珍视。

乌金釉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亮如镜。高卢珺在为藏品拍照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花瓶反光。(大家可以一起来找茬,看看藏品里的有没有我的影子。)

清末乌金釉观音樽(现藏于高卢西洋古董)

而这个特点也成就了它的英文名字Mirror-Black-Glazed Porcelain。私心以为,外国人取名太过简单,黑镜一词如此粗暴,不如乌金令人浮想联翩。在中国艺术中,有许多微妙的文化暗示,经过翻译后已踪影全无。念及此,也就不足为怪了。

清代乌金釉大多饰以金彩,稳重的黑色与绚烂夺目的金色花纹相得益彰,只可惜金彩是后加彩低温烧制而成,极易脱落,从而留下斑痕。

乌金釉笔筒(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而纯粹的乌金釉则更是少见,因为它的烧制难度很大,釉色表现极不稳定。高卢珺收藏的这件乌金釉观音樽是晚清陶瓷匠人的诚意之作。

高卢珺几经查找才在2004年6月7日伦敦佳士得霍氏(E. T. Hall)单色釉专场拍卖图册里发现三件晚清乌金釉观音樽。E. T. Hall 先生是牛津大学考古学和艺术史实验室主任,致力于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文物,以达到准确且不伤害文物的效果。这场拍卖的序言更是由著作等身的陶瓷研究学者Rosemary E. Scott所作,权威性可见一斑。

Hall 先生如此醉心收藏,将瓷器规规矩矩的陈列在柜子里,身后却被人拍卖。而我则更想将藏品物尽其用,恰逢在博物馆工作的同好发来陈洪绶的瓶花图,待到山花烂漫,用此樽插花也好。

抛开价格与市场因素,这趟收藏之旅,高卢珺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是全新的知识和无与伦比的审美享受,也期待着将这绝妙的体验通过图文和视频传递给大家。

作者丨高卢珺

参考文献:

2004 Christie’s London The E.T. Hall Collection of Chinese Monochrome Porcelains 6/7/04.

The Later Ceramic Wares of China Being the Blue and White, Famille Verte, Famille Rose, Monochromes, ETC., of the K’ang His, Yung Chêng, Ch’ien Lung and Other Periods of The Ch’ing Dynasty By R. L. Hobson

凝重腴美乌金釉,端庄优雅观音樽, 马广彦

需要参考文献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家庭医药

种子科技编辑部

花卉杂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