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二孩家庭

田谷起名范成大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名臣文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南宋文学家姜夔曾言:身退诗仍健,官高病已侵。江山平日眠,花鸟暮年心。九转终无助,三高竟欲寻。尚留巾垫角,胡虏有知音。未作龙蛇梦,惊闻露电身。百年无此老,千首属何人。安得公长健,那知事转新。酸风忧国泪,高冢卧麒麟。未定情钟痛,何堪更悼亡。遗书知伏枕,来吊只空堂。雪里评诗句,梅边按乐章。沉思酒杯落,天阔意茫茫。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范成大的钦佩和赞赏。这个被诗人叶茵称赞为“千古湖山人物,万年翰墨文章”的范成大,是依靠着怎样的智谋仕途于“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中呢?

“天资聪颖·仕途顺利”两宋之际(即靖康元年)六月初四,范成大生于吴县(今苏州),他幼年聪慧,12岁时便遍读经史,14岁时开始创作诗文。至1142年(即绍兴十二年),宋高宗生母韦氏从金国回朝,16岁的范成大应试献赋颂,名列前茅。

18岁这年(即绍兴十四年),他在昆山坚严资福禅寺读书,十年不出。曾取唐人“只在此山中”句,自号此山居士。十年后,他登进士第。30岁这年(即绍兴二十六年),他除任徽州司户参军,于此年春季抵任。

六年后(即绍兴三十二年),他前往临安,监管太平惠民和剂局。37岁那年(即隆兴元年)四月,范成大任编类高宗圣政所检讨官,兼敕令所。次年二月,他除任枢密院编修官。同年十二月,他任秘书省正字。

“初遇罢职·后得连迁”39岁这年(即乾道元年)三月,范成大被改授为校书郎。六月,他兼国史院编修官。十一月,调任著作佐郎。次年二月,他任尚书吏部员外郎。三月,被人诬陷逾越等级,遭罢职,旋即领宫祠官。

两年的时间内,他被朝廷起用为处州知州。次年(即乾道四年)五月,范成大入宫回答宋孝宗赵昚的提问,陈说力的内容包括三方面:日力、国力、人力,认为此时都被不急之务耗费,孝宗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是年七月,赴处州任。八月,抵达处州。他为处州创义役。其法规定:民以都保为单位,据役户多少和职役情况,各家按贫富输钱买田称义田,以所收田谷助当役者,民户按次序轮流亢役。义役既行,公私都称便。

43岁时(即乾道五年),朝廷召其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乾道年间(1165—1173),规定以绢统计赃物,估价低定罪重,他上奏请示,后绢价增为四千,而刑罚得以减轻。同年十二月,他任起居舍人兼侍讲,仍兼实录院检讨官。

“使不辱命·安和而归”次年(即乾道六年)五月,赵昚任命范成大为起居郎、代理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醴泉观使兼侍读、丹阳郡开国公,充任祈请国信使,向金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请更定受书之仪。范成大因所奉国书仅语及陵寝事,请并载受书一事,赵昚不许。

临行前赵昚对范成大说:“朕不败盟发兵,何至害卿!啮雪餐氊,理或有之。”左相陈俊卿因力主暂缓遣使而去位。吏部侍郎陈良祐因论不应遣使而罢官责居筠州。李焘惧而不敢行。范成大慨然而行,当时金国的迎接使者仰慕范成大的名声,以致效仿他戴巾帻。

到燕山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拟奏章,后呈进国书,言词慷慨,金朝君臣正认真倾听,一番博弈,最终范成大竟然得以保全气节而归。九月,成大返宋。完颜雍复书拒宋所请,只许南宋方面奉迁陵寝,同意归还钦宗梓宫。范成大回国后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

“南宅交广·石湖经营”范成大归国后,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最初,赵昚亲笔抄写东汉崔寔的《政论》赐给辅臣,而后张说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范成大起草制书,扣留命令七天不下达,又上疏劝告,最终阻止了任命,但范成大也因此遭外调。

45岁时(即乾道七年),他以集英殿修撰出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此即为“南宅交广”之行。次年腊月七日,他从家乡吴郡出发,南经湖州、余杭,至富阳而入富春江,随后经桐庐、兰溪入衢江,又经信州、贵溪、余干而到南昌,再入赣江。

47岁那年(即乾道九年)元月十二日,他至临江军,十四日游芗林和盘园,给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棵大梅、古梅,晚年隐居石湖后,他就全力经营石湖的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并专门著有《梅谱》一卷。

“西入巴蜀·莫逆陆游”范成大后即入赣江支流袁水,过袁州、萍乡进入湖南境内。泛湘江南下,至衡山,并陆行经永州、全州。三月十日,范成大入桂林。此次水陆路程共三千里,历时三月,著游记一卷,取韩愈咏桂林的“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诗意,取名为《骖鸾录》。

49岁时(即淳熙二年),他受任为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后在四川与陆游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两年后,范成大离任,五月底从成都万里桥出发,十月已巳进入吴郡的盘门。此行有游记二卷,取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命名为《吴船录》。

“东薄邓海·屡建功业”51岁那年(即淳熙四年)春,范成大卧病,请求奉祠。五月二十九日,离开成都。十月,返回临安召对,赵昚命他权任礼部尚书。次年正月,以礼部尚书知贡举。四月,以中大夫拜官参知政事兼权监修《国史》、《日历》。六月,遭谏官弹劾罢免,奉命主管祠观。

至淳熙七年(即1180年),范成大被起用为明州知州兼沿海制置使,上奏请求罢除进献海物及前任、魏王赵恺移用的钱几万缗,来减少民力的消耗,获允准。次年二月,朝廷因范成大“治郡有劳”,任命其为端明殿学士。三月,任建康知府。四月,范成大到任。

56岁那年,因他应对旱灾、赈济有功,朝廷“转其一官”以奖赏。后特授太中大夫。水盗徐五暗中兴事,他将其抓获诛杀。次年,他除奏请开仓赈济饥民外,还下令境内驱捕飞蝗。因苦于风眩,从夏至秋,五请致仕,同年八月任资政殿学士,再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退隐闲逸·病逝而终”范成大致仕后,在石湖度过长达十年闲适生活,60岁时(淳熙十三年)写下最后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并于六年后为家乡撰写了《吴郡志》。62岁时,他起任福州知州。后入朝召对,获赵昚慰劳,并赐丹砂及手书的苏轼诗两首,其后又于延和殿论事。

63岁时(即淳熙十六年),他赴福州任,行至婺州,称病坚请奉祠,获朝廷允准。其后向赵惇上陈“当世要务”。同年,封吴郡开国侯。三年后,朝廷加范成大为资政殿大学士,起知太平州。他多次请辞未获准,只得于五月就任。六月,次女逝世,他辞官回乡。

至1193年(即绍熙四年),他于病中自编的诗文全集完成,命其子范莘向杨万里求《序》。秋季,范成大病重,上疏请求致仕。九月五日,范成大逝世,享年六十八岁。朝命特赠五官。后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

新课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新教育时代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