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互联网的特点

田辛庄新房装修时间老党员李德明退休回乡义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点击:[1]人次

李德明在村委会走线路

2016年,退休后的李德明选择回到家乡淇滨区大赉店镇田辛庄村定居,用专业的电工技能义务为村民服务,以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的信念和执着重新定位了人生坐标,受到大家一致称赞。

在部队练就过硬电工技能

“你认识他吗?”“咋能不认识,俺家的电表坏了就是他给修的。”6月20日,在田辛庄村,当记者询问一位村民认不认识身旁的李德明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对李德明来说,离家大半辈子再回来,一切要重新熟悉。对村民们来说,不图名利、义务为大家服务的李德明是个热心肠,大家都为其点赞。

李德明今年70岁,1972年,20岁出头儿的他离开了家乡,到黑龙江省塔河县入伍成为一名铁道兵驻守边疆。“参军后我被分到了后勤电工班,专门学习电工知识。”李德明回忆,那时候部队条件艰苦,驻地没有通电线,更谈不上高压线路,用电需要发电机来供。“机器出故障、线路有问题是经常的事儿,一有问题就得我们上,慢慢积累了很多经验。”

塔河县属于大兴安岭地区,地广人稀。有一次,一家鄂伦春族人经营的木材加工厂发电机出了故障,找了很多人也修不好,而没有电就会影响生产,停产一天就会损失不少。最后,经人介绍,木材加工厂的负责人找到了李德明。“我到了木材加工厂后,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对方很感激。”李德明说,那次他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帮助了少数民族同胞,心里非常自豪。“军民鱼水一家亲,经过那件事,让部队和乡亲们走得更近了。”

退休后从城里搬回村里

在部队服役十多年后,李德明转业到了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现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期间走南闯北,一直到2013年退休,在外40多年的李德明很少回家乡。“工作太忙了,有时候好几年才能回来一次。”李德明说。

退休后,李德明先是在淇滨区城区住了2年,最后索性把村里的老房子收拾了一下,搬回了村里。“刚退休的时候,我经常会到村里看看,最后觉得还不如彻底搬回来。”李德明说。

李德明搬回村里住有自己的打算。“村里这几年变化很大!修广场、装路灯,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此外,取暖也方便了,还通了天然气,党的各项政策让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我想着得回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带头干。”李德明说,为此他把自己的党组织关系从大连转到了村里,“工作上退休了,但思想上不能退休,作为党员,我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人,让家乡变得更好!”

义务为村民服务不求回报

到村里后,谁家没了电,会第一个想起李德明,他很少能闲下来。“我们村有300多户村民,李德明和一大半打过交道。”田辛庄村委会成员田玉运告诉记者,“他都是上门服务,随叫随到,还自带胶带、螺丝等,遇到所需但没有的零件,他会开私家车帮村民代买,为大家省钱。”

不少人是晚上要用电了才发现家里没电,或者是下雨天发现家里没电。遇到这样的情况,李德明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后,会很快赶过去为村民解决麻烦。

有次村民李保军家里没电了,村里的电工去看了一下,发现线路杂乱无从下手,于是求助李德明。李德明赶过去后,很快就弄好了。“从来没见过这么爽快的人。”李保军说。

前段时间,村民张文出嫁闺女,家里的大厅怎么也不通电,这可愁坏了他。李德明去了以后,调整控制线路,将两根电线重新接了一下,电就通了。“这不是啥难事儿,挺简单的。”李德明说,能帮助村民解决问题他很知足。

近两年,田辛庄村春节期间没有一户村民因为故障停电,这得益于每次节前李德明挨家挨户走访排除故障。除了吃饭时间,李德明习惯在村里晃悠,看似悠闲,其实是时刻“待机”。“谁家遇到问题了,能第一时间找到我。”李德明说。

村民盖房时为了方便走电线,很少考虑用电安全,大多是从堂屋后墙开口走线,李德明发现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在他的劝说下,好几户村民重新走了线路。“他人可好了,我们家装了好几台空调,他提醒我大功率的电器多了,需要换线路。我想了想确实不安全,在他的指导下把线路改了,现在用电放心多了。”村民田国运说。

不仅懂电路还懂“水路”

李德明常说“水电不分家”,去村民家里看电路时,很多时候把“水路”也顺便给修了。村民王爱珍告诉记者:“别说线路了,俺家的洗衣机和电磁炉都是他修好的!”

“李德明技术过硬,找其他人修不好,现在有啥事儿都要麻烦他。”村民付龙凤说,家里的小电器出了毛病,找李德明就好,“现在用电磁炉做饭的村民比较多,好几次我说家里的电磁炉坏了,人家把饭碗一放,就来俺家里修了。”

村民田玉福想建一个小浴室,也是找李德明指导施工的。“我年纪大了,有些活儿干不了,但指导他们还是可以的。”李德明说。

“不图回报,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儿,村里路灯不亮了,其他人弄不好,李德明一修就好了。”田辛庄村党支部书记胡金学告诉记者,村委大院正在改线路,如果请工人一天至少要付200元的工钱,李德明知道后主动把活儿干了,一分钱也没要,“这么好的同志上哪儿去找?”

自买专业工具服务乡亲

在李德明整洁的小屋里,各式各样的电工专业工具随处可见,还有专业的工具箱,这些是李德明自费购买的,30多种工具花了近4000元。工具必须专业,没有工具干不好活儿。”采访中,李德明表示。

在李德明看来,村民的用电知识比较缺乏,这就需要李德明耐心讲解。李德明每次在村民家排除完电路故障后,都会告诫他们:“老式的插座经不起频繁插拔,对电器也不好,最好换成可分开控制的;用电要注意安全,遇到故障千万不要自己动手,有问题了可以找我。”

李德明在村里的口碑很好,去年大赉店镇政府把“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授予了他。别看李德明平时精神抖擞,干活儿不比年轻人差,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装了3个支架。他说:“我这点儿技能能帮助到大家很开心,也是一名党员该做的。”

中国石油和化工期刊官网

旅游纵览

智库时代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