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五个小窍门写对联你会使用这两种技巧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点击:[0]人次
前面文章中分别介绍了编写对联十八种技巧的正对法、反对法、串对法、比喻法、比拟法和对比法,并通过相应的名联故事实例来分析这些技巧的运用。本文接着上期对比法的实例故事做了刨析,为加深对这种技巧的理解,这里在引入一故事实例进行分析。
据说,从前有个秀才很贫穷,但却有志于学习。有一年,他从省城参加究科举考试回到家里时,已是除夕了,可是家中厨房面缸中空空,更别说肉了。搜索了半天,从一破罐中倒出一点玉米面来,自己动手做了几个窝窝头算是免强填饱了肚子,回味这一番景色,越发感觉悲凉,感叹之下提笔写下这幅春联帖到了门上:
临辞旧岁二上八下;
我过新年九外一中。
横批:越穷越淡
粗一看,对联象谜语,引得众多乡民来围观猜测。在围观的人群里有个老者,双手背在后面,眯看眼睛欣赏着这副春联,边看边点头。秀才见老者点头赞许,忙上问道:
“老人家,你猜出我这是写什么来了?”
老者说:
“秀才啊,这有何难呀?你对联是说别人过年包饺子,你却啃窝窝头。你能吃上这干的就已经不错了。古贤范仲淹还曾经画粥充饥,那是连粥也吃不饱呀!你不要悲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穷乏其身!”
老者离开的时候,指指门上的横批说:
“你能越穷越淡,就不错了。不过,不能忘记此言,要坚定意志,穷不废读。”
不久,省城科考发榜,秀才不仅中了举人,还考了第一名的省元。按照惯例是要先去拜谢主持省试的学台大人,一见面,他发现学台大人正是那天到他家看春联的老者。学台留他吃饭,说:
“请你吃点‘二上人下’而已。”
师生相对大笑。
秀才的春联没有直接说别人辞旧岁吃饺子,我过年吃窝窝头,而是把捏饺子、做窝窝头的动作描绘出来。捏饺子的动作是“上二八下”,即:八个指头朝下,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去捏面皮,只有两个大拇朝上;做窝窝头是“九外一中”,即:做窝窝头是左手大拇指插在玉米面团内,其他九个指头捧着玉米面团旋转,故是“九外一中”。
此联上下联的内容是完全对比的,是典型的对比法技巧。
这类的对联形鲜明、感情激越,具有较大的情感冲击力。
捏饺子的手法就应理解“上二下八”了
窝头的样式的样子就会理解“九外一中”了
七、双关法在对联编写中也是秀妍出奇
所谓双关法就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或同音异义的关系,有意地使联语具有双重的意义,形成明说此而实指彼的效果。这是增加对联艺术魅力的好方法。
这看下面的范例故事
1984年中国迎来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也是航向标式的关键一年,全国上下到洋溢着经济建设热气腾腾的景象。做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廖沫沙廖老,春节时兴奋挥毫写下一副春联:
贺新春,开创新局面;
辞旧岁,冼尽旧尘埃。
这副对联在表达方式上最突出的是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技巧。上联说对贺新春时,祝贺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开创了一代新局面,而“新局面”除了指国家,也指自己,因为由于浩劫,他受尽了折磨,白白地耗费了十年为党的事业做贡献的时光。如今虽年纪大了点,身体好,完全可以在改革开放中驰骋彊场,开拓一番新局面,做出一番新贡献。所以是“一语双关”。
再看下联,“洗尽旧尘埃”,旧尘埃也是一语双关。按照我国过年的习俗,节前是要彻底打扫卫生的,叫“扫扬尘”,“旧尘埃”也指灰土、扬尘;另一方面“旧尘埃”也指十年动乱,一定清扫干净。一个“尽”字表示要干净、细致、彻底,不要再危害人间。
过年除旧尘,来年万事新
双关法的对联也有不少奇趣之作,请看下则故事。
汪精卫是近代最臭名昭者的头号汉奸,也世人皆知的事实。他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1910年因谋刺摄政王载沣而捕入狱判死刑,直到武昌起义成功才获释,因此名望腾升,加之善于伪装,官位不断升迁。曾担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后与蒋介石争权,组织国民党改组派,最后出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行政院长。“9.18”后公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出任的主席,成为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这一年的除夕,有人给他送去一副春联贺年,他让人打开一看,写道:
昔具盖世德;
今有罕见功。
汪精卫看眉开眼笑,命人张帖起来。不久有人悄悄地对他说:
“这春联是在骂你的呀!怎么还贴出来呢?”
汪精卫为人倒也聪明,经人一提醒,立刻明白了:
上联的“盖世”是“该死”的谐音;下联的“罕见”是“汉奸”的谐音,于是对联实际上写的是:
昔具该死德;
今有汉奸功。
这么以琢磨,汪精卫顿时气得脸色发青,差点昏倒在地。
关于“双关法”的艺术魅力从上边的故事可以感受到,下也再做一点总结性的分析。
牢记历史,毋忘国耻
第一个范例中,廖沫沙的春联,用的是词语的多义性,从意义上构成双关,讽刺汪精卫的对联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的关系构成双关叫谐音双关。从这两则对联看双关往往能使对联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对内容的蕴含量及艺术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