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杨起名渭南有个名震秦晋鄂的秦腔名旦申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秦腔名旦申祥麟
王文超
申祥麟,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秦腔艺人。1750年,申祥麟生于渭南县湭河川(今渭南市临渭区河西乡崖底村)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那时,城乡都时兴给孩子取一个乳名,而穷人家限于文化水平和当时社会氛围,给孩子取名往往比较随意,申祥麟的乳名就叫狗儿,这也是当时最普遍的名字。
网络图片
申祥麟小的时候,因为家贫,曾被寄养在邻居家。1766年,申祥麟16岁时,关中遭灾,全家人衣食无着。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父母把申祥麟送到一个戏班学艺,勉强给寻了一口饭不至于饿死。而他的父母则远赴他乡乞讨为生。
申祥麟到了戏班,他很快就开始登台演出。戏班缺乏旦角,因他长得清秀聪颖,就男扮女装,成了戏班的旦角演员。他扮演的旦角,观众甚为赞赏。无论到哪里演出,都为戏班赢得不少声誉与利益。但这个戏班老板生性贪婪自私,待人刻薄。因不堪班主虐待,1770年,即乾隆35年,他离开戏班,由蓝田南下武昌,从汉水东下武昌,谋求投师深造。
那时,武昌有个叫胡妲的著名秦腔女艺人,戏艺颇精,他曾多次上门求其指教,但女艺人却不为他的诚心所动,申祥麟连遭冷遇,不肯收他为徒。面对打击,申祥麟不灰心,依旧潜心于投师学艺。后来听说有个名妓叫金蝉儿,在汉阳一带颇有声望。他便打定了主意,不惜到金家当了一名佣人。白天他在侍候主人的同时,详察金蝉儿的一颦一笑,一举一止,晚上回到住处,再细心琢磨,刻意摹仿。在学习中,他不拘一格,能结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再进行恰当的动作设计。一年后,他终于从金蝉儿身上学到了扮演花旦艺术的绝招。
随后,他又寻到一家戏班,重新登台献艺。他演的旦角形象生动、活灵活现,演出期间,掌声不断,观众交口称赞。自此,申祥麟之名誉满武汉三镇,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旦角演员。
在武汉四年间,申祥麟的盛名,引起一些江湖艺人的嫉妒,他们挖空心思地排挤、打击他。特别是胡妲因嫉妒他超越自己而派人暗杀,申祥麟在武汉难以立身。1773年,申祥麟无奈返陕。加之他离开家乡近十年,与父母消息隔绝,思亲之情愈来愈强烈。于是,申祥麟决意回渭南老家来探亲。但回到家后,他才发现家里只有破屋一间,父母竟不知去向,生死不明。
申祥麟痛苦不已。为了谋生,他又加入长安双赛戏班搭班演出。双赛班是著名的秦腔班社。他的加入,使双赛班声誉更加显赫。人们把他与同班旦脚艺人岳色子尊称为双绝,故双赛班又称为双才班。申祥麟以表演技艺超绝享名西安剧坛。他与当时江东班的樊小惠、桃销儿名震艺坛,被誉为乾隆时期陕西秦腔界绝技、绝唱、绝色的“三部曲绝”。不久,申祥麟成为双赛班班主。同年,在山西做官的苏显之慕其大名,携山西艺人来西安向他学习秦腔。申祥麟“逢场角艺,姿态横出,精彩相授”,居官陕西的苏扬学者严长明等亦折服其艺,并为之作传。
在随班社赴山西蒲州、太原演出期间,他意外地遇到双亲。分别十余年后与父母重逢,令他激动不已。于是,申祥麟辞别艺班,与父母一起返回故里,于湭河川上置田五十亩,事亲以终其身。